卷首|在生活与命运里奔跑的“打工诗人” 当前观点
来源:工人日报     时间:2023-05-18 08:03:27

“太阳落山许久了/他才把这家的活干完/攥着手里的钞票/掂了又掂/却掂出老婆孩子都笑的样子”

诗作《装修工》的作者是今年62岁的“微雨诗路”,吉林榆树人,退休前在副食店当营业员。他坚持每两天写一首诗,他想用最质朴的语言,去描绘东北最现实的生活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近来,时常翻看手边的诗集《一个人,也要活成一个春天》,目光在这一首诗停留片刻,初看为那“笑”会心一笑,再看时咂摸出词句背后满是苦涩艰辛,烙上了一层平凡生活的底色。

菜农、小贩、厨师、快递员、流水线工人、牧羊人……诗集的创作者是他们,他们也是被书写的对象。写诗的场景更是不固定,菜摊前、玉米地里、车间中、送外卖的路上……这就是一部从生活里“长”出来的诗集。

外卖诗人王计兵

这个春天,陆陆续续注意到外卖诗人王计兵出版了首部诗集《赶时间的人》,紧接着又出版了《我笨拙地爱着这个世界》,他的诗作《赶时间的人》拥有超过2000万的阅读量;打工人、写作者胡安焉的首部非虚构作品集《我在北京送快递》,记录了一个“底层”打工人的十年,展现了快递员不为人知的内心世界;《无尘车间》是作者塞壬走进东莞的工厂,在电子厂、模具厂、首饰厂等,与做工的人同吃同住的记录……

普通劳动者始终在创作,在等待被关注。他们艰辛生活于世,却身处背光之处。诗集《一个人,也要活成一个春天》的编者按中写道:希望这样一本突破惯例的书,可以打破固有的圈层,去尽力倾听那些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声音。

他们的创作远远不是“月亮与六便士”那样文艺,也没有停留在愤怒与呐喊层面,而是保留了生活本身的粗粝与尖锐、岁月中的孤独与困惑、难以避免的艰难与痛苦,更难能可贵的是对处境的理解与反思。

这一切,应该被看见。也值得我们重新去看见。

因为纪录片《我的诗篇》进入大众视野的“矿工诗人”陈年喜,这些年相继出版了诗集、非虚构故事集、散文集。还有很多像陈年喜一样的劳动者,在文学这条路上自觉书写,跌跌撞撞向前。

我采访王计兵的时候,问他为何要坚持写诗?他认真回道:“如果我们的生命本体是一种攀缘性的植物,文学就是那些架在地里的木棍、竹竿,支撑着你,让你变得立体。”

面对这样的回答,我怎么可以让“外卖诗人”这个标签继续贴在这个活生生的人身上呢?

陈年喜为王计兵新诗集的推荐语写道:“我和计兵都是在生活与命运里奔跑的人。他的诗很好地接续了‘风雅颂’里‘风’的内质,值得所有人接受它的吹拂!”

他们惺惺相惜,彼此理解。在《一个人,也要活成一个春天》编后语里,一位编辑引述他在快手上写诗的老爸的话,“他们懂我”。“嘤其鸣矣,求其友声”,这就是最朴素的注脚。

对于千千万万的劳动者来说,文学只是一个出口、一条路径。但,足以给我们不变的启示——

在我们持续不断地报道普通劳动者、工匠劳模,以期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营造劳动最光荣、劳动最崇高、劳动最伟大、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时,所有的出发点都应该是带着平视的目光,走近他们,去理解具体的、鲜活的、真实的个体。

作者:陈俊宇

来源:《工会信息》编辑部

标签:

广告

X 关闭

广告

X 关闭